在赵孟的代表作《鹊华秋色图》上,董其昌从48岁到76岁,先后题了5次,从中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董其昌的书法,还体会到其对书画品鉴的高度的理论研究,读起来也是颇有意味。记者采访了浙江科技学院教授叶玲红,请她为大家解读董其昌这5则题跋背后还有什么样不同角度的解读。
董其昌鉴藏过赵孟大量的书画作品,并临摹多次,可见其内心对赵孟是非常崇拜的,在《容台别集》中评赵孟“有隽才,丰姿瑰秀。元世祖召见,曰:翰林学士器也……画与书皆入妙品,画尤胜,世共宝之。”盛赞“赵集贤画为元人冠冕。”认为“元之能者虽多,然秉承宋法,稍加萧散耳。”对于《鹊华秋色图》,董其昌从28岁项元汴家初见、48岁收藏到76岁第5次题跋,临摹过2次,分别为1603年(万历三十一年)、1612年(万历四十年),并自题云:“余家有赵荣禄《鹊华秋色图》,为同年吴光禄易去,追想笔意写此。”又题文徵明《仿〈鹊华秋色图〉》,对《鹊华秋色图》是何等熟稔。
精评赵孟与王维、董源
在万历三十三年(1605),第二次题跋中,董其昌以绘画大师的眼光,将《鹊华秋色图》置于绘画艺术发展历程这一纵轴上来考量。他盛赞《鹊华秋色图》兼有王右丞、董北苑两位大家的风格,并高屋建瓴地指出《鹊华秋色图》“有唐人之致,去其纤;有北宋之雄,去其犷”。此跋概括出赵孟绘画风格的整个方向和师古的出处,以此派为宗;并体会到赵孟师古创新的方法,怎样矫正时弊,取法乎上。另一方面,把赵孟和画史上具有转折性代表人物的王维、董源相提并论,暗含对赵孟画史地位的肯定,也暗含了他对“南宗画派”的推崇之意。
赵孟的《鹊华秋色图》对王维的师承在哪里得以体现呢?最明显的是吸收了王维《辋川图》(传为王维,以下均同)意境的表达,两幅作品有很多相近点。
赵孟的《鹊华秋色图》是其画格的典型作品,精工中透着简率。在构图方法、笔墨特点、图像元素等都有其来踪去迹所呈现出的风格和历史渊源,清晰可见,并用精湛的笔墨在纸上呈现略带干而毛的效果,形式创新为元代及以后的文人画派打开新的局面。
从绘画风格来看,两者均是直接描绘对象,把全景收于笔底,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,呈现的图像也易于辨识出对应的实景。以写实方法而论,《辋川图》为了景象的清晰性,把景物、山峦、屋舍、树木等相隔成组,以此表现一系列的母体,如辋川庄、华子冈、孟城坳等,凝练其景,夸大其形。《鹊华秋色图》亦是通过此法使鹊山和华山相对独立,并用浓郁的青绿使其从环境中剥离出来。从画面的各类图像来看,似乎不合乎比例关系,这是借鉴了唐代画风中以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图像大小的法则。在远近空间的处理上,两者均用前景地面前倾的方法,便于画家有足够的空间表现层次,使欣赏者有最佳的观赏角度把全景尽收眼底。
王维沿用了前人分接的画法,并标明地址,赵孟在继承“咫尺重深”“以近次远”的空间营造方法的同时,打破了《辋川图》中生硬的分段法,画面两段独立并融合统一,实现了辋川别墅式到山水庭院式的图式转化。
就笔墨而论,山形皆用柔曲的线条勾皴,杂树点簇而成。但《鹊华秋色图》显然更加浑厚华滋,更加成熟。强调以书入画。
绘画成了抒情明志的一种表达方式。赵孟和王维有着相似的身份和心路历程。《辋川图》是王维的避难所,也是历代文人向往的世外桃源。《鹊华秋色图》中沿用了辋川母题,既是他企慕隐逸生活的理想处所,也是对出仕的悔恨和对归隐的憧憬,并且用怀乡的情结表达描绘了理想化的山水意象,精妙的笔墨中透出惆怅的情绪表达自己“身在魏阙”而“心怀林泉”的矛盾心理。
至于吸收了董源的优长,《鹊华秋色图》中以荷叶皴、披麻皴画成的山峦,近景处以长线描绘的汀渚、芦苇,画中的点景人物、屋舍、羊等元素皆可以在传为董源的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《潇湘图》《夏山图》三张卷子中溯源造型特点和温润华滋笔墨方法。两者都将中段原本应当处于中景的物象拉至前景,几乎贴近到画面的底部,从而将河水分隔成前后两段,回环蜿蜒,营造出一种纵深感。
赵孟师古的渊源和客观条件
赵孟在世风日下之际试图力挽狂澜,标榜唐代和北宋的画风才是绘画之本体,把王维的作品推崇为引人正途之范作,实现追慕师古,扭转“近世”士夫画中用笔纤弱之风。
在跋五中,董其昌是通过赞赏周密来肯定赵孟的。《烟云过眼录》著录43家藏品,分别标出作者、画名、收藏印记、题跋及流传经过,并附简明的鉴别论断。其中的藏家包括赵孟交往颇多的南宋遗老、元吏和遗逸等,此书也有赵孟伯父赵兰坡等书画目录。从中可以看出赵孟自藏、家藏以及可能过眼的书画众多。“子昂从之,得见闻唐宋风流”。一方面进一步补充说明赵孟和周密的亲密关系,有师生之谊。另一方面指出师古的出处,得“唐宋风流”,实际上,赵孟师古的对象是北宋中期以前的作品。此外提到了钱舜举(钱选),宋末元初著名画家,与赵孟等合称为“吴兴八俊”,两人对师古的思想非常相似,交往甚密,同为“湖州一派”,但赵孟出自拥有30多位宋宗室画家的大家庭,“天质自异”,在客观条件上占优势,曾经过目大量的书画藏品,因此在“师古”方面更胜一筹。
从跋二跋五中,可以看出董其昌非常懂赵孟。
结合题跋,我们可以解读到:1.赵孟的“古意论”画学思想和表现方法;2.赵孟的历史地位;3.倡导唐宋绘画正脉的渊源,以及如何“师古”。后人在对赵孟的评价中,都不可避免地引用了董其昌这两段题跋。
对明末时风的探究
跋一中,壬寅(1602)年,这是董其昌第一次在《鹊华秋色图》上题跋,讲述了一段画坛佳话。在这一段中,将《鹊华秋色图》与李公麟的《莲社图》比肩,可以看出晚明时期,赵孟与李公麟在画界受到的推崇。20年来“每往来于怀”,可以看出董其昌对于赵孟的喜爱之情,用“延津之剑”把《鹊华秋色图》和《莲社图》并提,暗示了他开始考虑赵孟在画史上将有的地位。
此外,也可以看出项晦伯(即项元汴)和董其昌的情谊。项元汴将如此珍贵的一张作品带过来,并叮嘱董其昌珍藏,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,当时画界收藏、交流、互换的时风。
推己及人,有感而发
跋四中,董其昌题了《鹊华秋色诗》,此诗描写周密对故土的感情:“鹊华秋色翠可食,耕稼陶渔在其下”、“吴侬白头不归去,不如掩卷听春雨”。这是董其昌76岁时候的题跋,正值他避难退隐之时,此跋与其说让他体会到周密的情感,不如说是自身的心情写照:一方面,董其昌看画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,第一次猛然看到《鹊华秋色图》时的画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,他更加理解周密对这张画喜爱的缘由,以及感受到赵孟对周密的理解。三位人物跨越时空,相互理解。另一方面,也唤起了董其昌对人生,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更有对国家兴亡的感触。推己及人,让人读来备受感动。
(口述者叶玲红著有《鹊华秋色:赵孟画品与画论的研究之研究(1982-2012)》《中国绘画名品》赏读系列之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