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今于书斋,回忆与刘奇晋先生的交往,竟已有四十多年了。
70年代未,我在成都市西城区科委做临时工,搞科普宣传,一个月20多元钱的劳务补贴。我与一位学绘画的朋友相互配合,每一个月出一期科普专栏,他负责画插图,我负责抄写文字内容。除此而外,再就是宣传资料的收集、整理、编排。不时有点杂务,但也不多,因之练习书法的时间,还是较充裕的。闲暇之余写了很多字,有些觉得还不错的习作,就裱糊出来,张悬于办公室的壁上。
1978的一天,我正在办公室里剪辑资料,忽听见有人大声问:“墙上挂的字,是谁写的?” 旁边一位唐老师回答道:“是我们这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写的。要得不?”
“哦,写得好嘛。”
听到对话,我刚一抬头,就看见一个三十多岁,很有精气神的人,健步走了进来。
“舒炯,这是文化馆的刘奇晋老师,他父亲是大书家刘东父先生呵!”唐老师作介绍的时候,我忙站起来招呼刘奇晋先生,请其入座并奉上茶水。
原来他今天来区上办事,恰从科委门前过,不经意间,转眼一望,忽见办公室墙上挂得有字,遂进来一观。不料有此巧遇,竟是我写的。他说:“我在郑家林那里听说过你,也知晓一些你的传闻。”郑家林是我的师兄,一个非常聪慧、头脑敏捷,对艺术对书法有特殊感觉的人,也是我相当钦佩的兄长。
知道两位兄长也是多年的好友,自然有一种亲切感。摆谈中越来越投缘,颇有相见恨晚之意。期间奇晋兄说到他最近正在筹划成立西城区书法组,想邀我参予其事。我一听,这是好事啊。当即爽快答应了。于是乎我成了西城区书法组早期几个创始成员之一,并在成立之初被推举为第一任组长。
书法组的成立,搅动了成都市书坛的一池春水。一时间,风起云涌,热闹轰轰,各路青年俊彦,纷纷加入,蔚为大观。而今声名卓著的书法家谢季筠、张景岳、沈胜双以及画家陈承基,都是那时书法组的重要成员。以后更年轻一些的刘新德、向黄等也俱在书法组得到锤炼。
奇晋兄作为成都地区书法的先驱者,荜路蓝缕,披荆斩棘,率领我们戳力同心,打开了成都书法的发展局面。可谓是居功至伟。
1983年,成都市书法研究会成立,1985年成都市书法家协会成立。期间,我都参加了筹备工作,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,这其中都离不开奇晋兄的大力举荐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殊胜的助缘,我才能由一个足不出户的书法爱好者,逐渐成长为一个专业的书法工作者、教育工作者、组织工作者。
1978年那一天的相遇,注定不凡。由此因书法而相识相知的挚友,为了心中那个书法的梦想,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,我们一起走过了四十多年。四十多年,多少物换景移,我也从当初那个二十二岁的青葱小伙,转眼已过花甲之年。
距离奇晋兄的仙逝,那个令人伤感的日子,已快近一年了。
我拿起手中的签字笔,回忆着以往的种种,记下这点点滴滴,以纪念我尊敬的兄长,以缅怀情谊深厚的故交。
奇晋先生,想念你!常相忆,在梦中!
舒 炯
2020年2月28日